7月25日,在十三码头江边护栏股票配资信息,伍家岗冬泳协会会员王玉海发现一名女子坠江,呼叫两位群众,将女子成功救回。
7月29日,该协会会长、73岁的严长春在江豚广场运河出口上游百余米处,发现一名女孩落水,他在岸上群众帮助下,将女孩成功推上岸。
8月5日傍晚,协会会员吴斌经过江豚广场运河出口附近时,发现一名男子在水中沉浮,在男子被冲入趸船危险水域前,将其救上岸。
十天左右时间,在这段数百米的江边,伍家岗冬泳协会会员救起3名溺水者。六月底以来,该协会的志愿者在该江段坚持巡逻,已经劝阻数千名戏水和游泳人员。
“协会2013年成立,2018年又成立救援队,夏季江边巡逻和救援已经成为常态,每年都会救起十多名溺水人员。”严长春说。
看似平静的江边,深藏哪些危险?哪些群体容易发生溺水危险?发生溺水危险后,最准确和有效的救援,应该如何实施?6日上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位于十三码头的伍家岗冬泳协会训练基地实地探访。
展开剩余65%离岸数米,水深可近十米
看似离岸不远,实则岸壁陡峭,如同悬崖。
严长春告诉记者,十三码头一带以前是深水码头,离岸数米,水深就可达六七米乃至近十米。
看似平静的江面,实际上暗流涌动,在码头和趸船附近,都有吸力很强的旋涡,一旦陷入,十分危险。
而大部分岸线上,由于青苔湿滑,即使是专业的冬泳队员,也很难顺利上岸,更不用说水性不熟的落水者。
落水者七成是北方人
根据协会统计,近年来,他们救起的溺水者中,约七成为来自北方的外地人。
“附近是游客中心,不少来自外地的游客一看到这么好的江水,就会想亲密接触。”严长春说。
“他们对江水的危险完全没有概念。”严长春分析,他们在好奇、兴奋的同时,根本没有意识到面临的巨大危险。
而未成年人群体也值得警惕,占溺水总数三成左右。严长春说,这些发生溺水危险的未成年人,大多有家长在身边,但家长要么看风景,要么看手机,没有对天性喜水、多动的未成年人有效看护。“江心有船经过,岸边的浪最高有近一米。”严长春说。
“最容易忽视的,还有一些掌握了部分水性的游泳者发生溺水。在游泳池和长江里,完全是天上地下的区别。”严长春表示,对于这些成年泳者,他们会建议携带游泳圈等专业设备,并在下水前反复进行提醒,以避免发生危险。
溺水发生时尽量避免下水施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边报警,一边大声呼救,就地取材救援,不是专业人员,应该尽量避免下水施救,以免发生连环溺水险情。”严长春介绍,目前,相关江段准备了不少救生圈、救生竿等,岸上人员应该就近寻找任何可能的工具,甚至是使用衣服、裤子打结,抛入江中施救。
来源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申明 实习生刘湘韵股票配资信息
发布于:湖北省天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